到底是谁疯了,会买LV四位数的口红
1200块一支。LV口红,贵得很合理,但也有点反常。
这里所说的“贵”,不是和开架美妆相比,而是和同行奢牌比。爱马仕、香奈儿、GUCCI的口红,基本在300-600元左右。虽不算平价,但至少仍在奢侈品彩妆的心理舒适区。
LV呢?1200元一支,替换芯510元,整整比同行贵1-2倍。
要知道,操刀这次美妆线的创意总监、被誉为“彩妆之母”的Pat McGrath,她自己品牌的口红均价也就卖39美元左右,大概200块。
且这里,我还要先把另一个信息点放在桌面上:LV一贯的铁律是,坚决不打折。
图源博主@peoplecultureandbrands
截自LV官网
价格高、不打折。有了这两个锚点,要判断这支口红到底“反常”还是“合理”,就要从最底层的东西往上推:
品牌想要什么?
消费者在买什么?
这一系列产品到底算个啥?大牌做美妆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是奢侈品们最为拿手,也最为惯用的下沉打法。用相对低价且高频的美妆单品,去撬动更大的人群触点。
正因如此,奢侈品彩妆在集团内部的定位一向明确。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增长焦虑下的产物,是一种“看似更新”的故事,更是现金奶牛。
口红也好,香水也罢,本质上都是入场券。它们允许一个普通年轻人以更可支付的代价,先行踏入奢侈品的叙事场。在【买不起包】与【买得起一只口红】之间,完成一次心理落差的抚慰。
也因此,奢牌美妆的第一性原理就是:价格越低,触点越宽。你降到 400,年轻人就能蜂拥而入,变成品牌的外围粉丝。
LV美妆。摄影师:张家诚
当LV选择让价格跳脱这个区间时,动作就格外突兀:
为什么LV,偏偏要反常识,把口红定价得比同行贵出一大截?当然显见的逻辑是,如果无法用创意制造话题,那就用价格制造矛盾。1200元,不管你买不买,至少你会谈论。但LV不会只停留在“挑衅”这个层面。
在美妆线推出之前,LV在“接地气”这件事上一直表现得十分主动:
Manner咖啡和报刊亭联名、上海巧克力店、邮局快闪,都是降低触点门槛的动作,让更多人“够得着”。
这些动作对应的是LV CEO Pietro Beccari提出的“零售娱乐retailtainment”战略。通过咖啡、巧克力、快闪这种轻体验,把更多人纳入品牌叙事。
这次的美妆线,明显不走这个逻辑。
在我看来,LV的美妆更“皮具逻辑”,而不是“美妆逻辑”。LV根本没打算把口红做成耗材,而是当作一个可使用、可展示、可收藏的物件。
这次的 LV 口红并不是单纯的化妆品。它有沉甸甸的金属外壳,可以长期保留,替换芯降低了后续使用成本。和其他大牌只卖彩妆不同,LV 围绕口红搭建了一整套配件皮具:外壳、皮具、唇膏硬箱,还承诺长期维修。
“皮具化”,就会把LV美妆的功能性价值转化为象征性价值。
这更接近奢侈品逻辑:定价基于物件感和稀缺性,而不是原材料的边际成本。
这也是第一次把美妆做出奢侈品逻辑的大牌。
硬盒可以手拎,小小的盒子可以做包挂
LV彩妆的配件皮具,比同等尺寸的卡包价格更低
sales的销售话术也在强调这些皮具的多功能性
再回到消费者心理。
1200元,至少满足了消费者三类需求中的至少一项:身份展示、礼物仪式,或是对物件的收藏欲。
它比 400 元的口红贵,不是因为成本提高,而是因为它被赋予了“可传承、可陈列、可赠与”的属性。
1200元的价格刚好落在“体面礼物”的区间。
它贵得足够显眼,又没有到难以下手的地步,所谓“自己买是冤种,别人送是排面”。
所以把这两件事放一起看就清楚了:
亲民?那是LVMH集团其他零售品类的事,咖啡、巧克力这些低门槛体验当然可以用来扩展受众。
亲民价格带也是其他美妆线老将的任务。比如Dior、Guerlain。
但 LV 主品牌的角色完全不同。1200元的口红,是守住品牌身份的坚固门槛。
体验可以民主化,价格必须等级化。
从这个视角来看,过去那些更“亲民”的大牌,终究是错付了。
【往期回顾】1.6位创意人30句信条,做比选更重要
2.近期值得研究的营销案例,我们选了这10个3.始祖鸟、蔡国强“炸山艺术”翻车,双双道歉4.熬夜整理罗永浩100句经典文案,够学好几年!5.回头想想,蜜雪冰城和瑞幸真的很会做品牌百万广告营销人,都用数英更多行业信息,点击“阅读原文”
↓↓
阅读原文
网站开发网络凭借多年的网站建设经验,坚持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网络营销化”为宗旨,累计为4000多家客户提供品质建站服务,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如果您有网站建设、网站改版、域名注册、主机空间、手机网站建设、网站备案等方面的需求...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13245491521 13245491521 ,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 项目经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