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欢喜 真人愁:近五年“公共IP”改编大盘点
和好莱坞头部项目基本都来自于漫画、小说以及翻拍不同,中国电影市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包括《长津湖》系列、《战狼》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你好,李焕英》在内的绝大多数头部票房影片均为原创题材。
而公共IP改编,仍然是国产影视创作项目中的重点。《著作权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也让广大影视创作者将目光投向了公共IP这一更加广阔的天地。
近几年,市场上逐渐涌现出来了例如《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一系列优秀的公共IP改编作品,且都创下了极佳的市场和口碑表现,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斩获了50亿+的票房成绩,豪取当年的票房总冠军。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公共版权的定义。一部文学或艺术作品,只要著作权权利保护期终止,就算进入了公有领域。也就是常见的公共版权。使用公共版权不会侵害到作者的版权。著作权的权利保护期,各国有不同的规定。在中国,版权保护期为作者死亡后50年,而美国的这一期间则是作者死亡后70年。而通过改编具备公共版权属性即著作权权利保护期终止而衍生出的影视作品即为公共版权改编的影视作品。
凡影通过近年来的票房扫描,将现有公共IP分成了西游记改编,封神演义改编,山海经改编,白蛇传改编和其他故事改编等几大题材,接下来我们将对以上每种题材做改编情况盘点。
《西游记》IP:公共IP改编的半壁江山
西游记可谓是我国该片的第一批公共IP影视作品。
从1927年的黑白电影《盘丝洞》到1961年新中国上美厂的《大闹天宫》,从央视86版《西游记》再到近十年来大量涌现的《西游记》电影,《西游记》改编的相关影视作品可以算是占据了我国目前公共IP改编的半壁江山。
香港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针对《西游记》这一公共IP开发了包括周星驰《大话西游》系列电影以及张卫健《西游记》电视剧等优秀作品。而近十年来,西游记在电影领域,也一直是香港导演负责进行深耕的。无论是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郑保瑞的星皓西游三部曲以及郭子健的《悟空传》,都由香港导演以及制作团队在幕后负责,也都获得了相对不错的市场成绩。
票房方面,西游电影从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12.46亿)以及2016年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1.98亿)、2017年的《西游伏妖篇》(16.52亿),达到了最顶峰。
但是从2018年开始,这一状况发生了转变。《西游记女儿国》在春节档仅仅收获了7亿票房,豆瓣评分仅为4.4分。
其实从最近五年西游记电影的口碑表现也能看出,豆瓣评分均在6分以下,也显示出西游记IP改编在市场上的颓势。在四年前的《西游记女儿国》之后,再也没有西游记的真人电影与观众见面。
尽管如此,在未来依旧有大量的西游记电影已经立项准备在未来几年内与观众见面。
其中韩延导演、六小龄童加盟的真人电影《真假美猴王》(原名《敢问路在何方》)、田晓鹏团队打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续集《大圣闹天宫》、米粒影业打造的全新动画《齐天大圣之真假美猴王》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封神演义》IP:动画领域大放异彩
《封神演义》改编的作品在近年来表现优异,但主要都是动画作品。
包括光线彩条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都取得了10亿+的票房成绩,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也带给了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追光动画在2021年推出的《新神榜:哪吒重生》也把故事背景放到了赛博朋克背景下,显示出封神IP可以跳脱小说之外,用神话故事为根基,开创出更多的原创故事。
而在电影之外的领域,《封神》系列的市场反馈就显得没有那么乐观了。2019年由罗晋、王丽坤主演的长达65集的《封神演义》豆瓣评分仅有3.3分,此外多部网络电影也均取材自封神,评分均在2-3分间徘徊。
不过目前2018年开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上映的乌尔善《封神三部曲》拥有着华语电影前所未有的高投资,有望打破封神真人题材长期以来的桎梏。
未来封神改编作品依旧会在动画电影领域。除了光线彩条屋以及追光动画会继续推出封神宇宙的系列作品之外,众合千澄出品的动画电影《二郎神之深海蛟龙》以及改编自马伯庸脑洞大开的奇幻小说《龙与地下铁》的动画电影《哪吒传奇·龙与地下铁》,也都将在未来几年内与观众见面。
《山海经》IP:改编作品视效表现突出
和《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些有清晰明确人物以及故事主线的公共IP改编不同,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的《山海经》,更像是类似于《一千零一夜》的短篇故事集。
《山海经》改编的作品近些年来以《大鱼海棠》为代表。在2016年,《大鱼海棠》以5.73亿票房的成绩,位居影视作品和动画影视作品的前列,同时《大鱼海棠》的成功也开启了国内山海经改编影视作品的潮流。
目前有不少网络电影作品也借鉴了《山海经》中的神兽鬼怪等形象。电影方面,包括张艺谋《长城》甚至好莱坞电影《神奇动物2》中的怪兽形象,也都参考借鉴了《山海经》。《山海经》中多样的神兽鬼怪也给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延展元素。
而《山海经》里的经典故事,比如女娲补天、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蚩尤大战,代表的中华文化,未来也有望拍摄为影视作品或者重新进行二次改编成为全新的中国故事。此类作品有中国集大成的奇幻设计,电影画面设定元素,有改编相关的内容,呈现出最佳视觉效果,同时也让爱情故事深入观众人心。
《白蛇》IP:动画为主表现亮眼
追光动画的《白蛇》系列动画,为《白蛇传》近几年的改编打开了一扇门,通过这两部作品开创了通过白蛇传改编的动画的先河。另外,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也取得了豆瓣8.0的高口碑。
相信《白蛇传》的神话传说类别公共版权改编的影视作品将会焕发出更多的活力。未来追光动画根据《白蛇》系列的新作品还将持续推进。不过目前尚没有其他真人作品立项。
其他公共IP:尚无爆款产生
除了以上提到的系列外,凡影研究发现目前其他公共IP改编的影视作品也有不少:根据统计,例如《聊斋志异》《三国演义》《济公》和《木兰辞》《狄仁杰》等等,不过目前这些领域的作品,更多的属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电视剧开发流派,近5-10年虽然也有新作品问世,但是并没有任何爆款作品产生,与如今的消费者的偏好并不是非常契合,需要有更多的创新才能够更有力的拓展发展空间。
毫无疑问,处于公共版权领域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IP内容来源,需要被开发、传承和保护。
公共IP的改编趋势
根据凡影观察,最近五年,公共IP的改编趋势有了一定的变化。改编公共IP的成功真人电影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真人影视作品都陷入口碑票房双失利。
这主要源自于古装、奇幻题材电影在最近几年的市场热度正在逐渐消失。无论是改编自公共版权的作品,还是改编自其他IP的作品,例如《蛟珠传》《赤狐书生》《侍神令》等都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哪怕是打破影史票房纪录的《捉妖记》,也在2018年的第二部时口碑滑坡。2019年全年票房前20名甚至都找不到国产真人奇幻片的身影,奇幻已不再是内地电影市场最热门的类型。这也导致公共IP真人电影在短期内很难突围。
而公共版权IP目前来说,最大的优势在动画电影领域。无论是封神演义还是西游记抑或是白蛇传,都源源不断有爆款作品涌出。
国产动画电影为什么要围着这些传统文化题材转呢?这些传统文化IP在国民度、话题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对于受限于“动画是给小孩子看的”这种传统观念的国产动画而言,其不仅自带观众基础,而且能够拓展至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人群,因而往往有着更高的票房天花板。而动画题材影片,对于塑造世界观也不像真人电影那样,拥有天然的压力,往往也能够在原作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随着不同年代的多个版本的优秀改编作品进一步提升了其国民度,不同作品的比较也会激发更多的话题度和讨论度。
古代经典IP真人电影化未来真的没有机会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某一题材影片在一定阶段内总有其自身的题材局限性,而伴随着我国电影工业的逐渐成熟,以及电影叙事的多样化发展,奇幻、动作类的公共版权IP未来一定还会有重新焕发生机的机会。
除了背景在古代的诸多公共版权IP之外,我们也有比较新的公共版权IP,譬如叶问系列。黄百鸣的《叶问》系列是其中的代表作,除此之外,包括王家卫《一代宗师》也都是其中的代表。伴随着黄百鸣《叶问》系列的终结,近几年不少网络电影作品也开始大量产出相关的作品。而作为近代的民族武术家,从清末的黄飞鸿、霍元甲到民国的叶问、陈真,都是功夫题材公共版权IP的宝库。
另外,随着时间的流逝,诸多民国时期的经典作品作者逝世距今也逐渐超过50年,越来越多在民国期间诞生的经典文学作品,例如诸多民国经典文学家张恨水、林语堂、程小青等大家的作品,也即将慢慢纳入公共版权IP库,为创作者们提供更多的灵感。非古装、神话传说类版权作品,未来预期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值得我们去努力拓展开发。(文/麦斯)
延伸阅读:
IP翻拍咋落地?题材选择见高低
主创人员告诉你,这个环节价值高!
电影是鸡娃,主控是虎妈——观众调研灵魂三问
映前不做观众测试,你要裸奔吗?
网站开发网络凭借多年的网站建设经验,坚持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网络营销化”为宗旨,累计为4000多家客户提供品质建站服务,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如果您有网站建设、网站改版、域名注册、主机空间、手机网站建设、网站备案等方面的需求...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13245491521 13245491521 ,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 项目经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