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想去宜家了“
宜家作为一个家居商城,怎么就成了年轻人必去的打卡地?要怪就怪宜家实在太舒适了!琳琅满目的食物,设计简约的家具,温馨的样板间,谁去不迷糊?去宜家“逛吃逛吃”,拍几张“氛围感”照片,累了就躺会儿,睡醒了继续逛,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缓解生活压力的方式之一。但是,如果宜家的样板间又破烂又狭小,你还愿意去逛吗?
在英国,宜家和社会服务救助组织Shelter针对住在临时住所的人们推出了“Real Life Roomsets”的活动。在4个城市的宜家样板间中分别加入了一套根据真实故事特别打造的狭窄、危险和不舒适的房间,在原有那些温馨精美的样板间的鲜明对比下,这些房间显得格外触目惊心。那么,这里面究竟都装着怎样的故事呢?
在汉默史密斯的宜家里,展现着Sam破碎的人生。
离婚后,Sam无处可去,只能带着孩子住在到处是黑色霉菌的房子里,这里充满着挥之不去的大麻味,她甚至在这里遭遇过殴打。
而Kate噩梦般的生活,则被展示在布里斯托尔的宜家里。
疫情期间,Kate失去工作,无家可归,在有人放火烧毁了她与女儿居住的帐篷后,只能被迫搬进这样的临时住所。
房间脏的就像是从未打扫过一样,没有厨房、微波炉和冰箱,她们靠吃面条来维持温饱。周围邻居的咄咄逼人,让曾受过家庭暴力的Kate感到更加脆弱。
在沃灵顿的宜家里,还原了Channah糟糕的生活。
在接到驱逐通知后,Channah带孩子们来到这里,她睡在拉出式床垫上,孩子们睡在双层床,浴室冷的让脚发麻,霉菌加剧了她的哮喘,女儿无处学习,只能在马桶上备考。
在伯明翰的宜家里,Claire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从家庭虐待中逃脱后,Claire带着三个孩子住在和农场一个味道的房子里,橱柜是坏的,墙皮脱落,床垫上还有大量血迹,她1岁的孩子在肮脏的地板上爬来爬去……最后,她只能把孩子们送回和父亲一起居住,而她自己则住进了车里。
这些故事并非个例,在英国,有十多万户无家可归的家庭,只能蜗居在政府提供的条件恶劣的临时住所。肮脏的墙面,无处可晾的衣服,编织袋成了移动衣柜,所有生活用品只能摆在外面,让狭小的空间更加拥挤,这是许多居住者的真实情况。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要面对随时搬走的风险,忍受颠沛流离的生活。
宜家里人来人往,但这些消费者往往有一个共性——有家。没有家的人,大多是不会去逛宜家的,对于频繁更换住所的人来说,家具是流浪路上最大的累赘。
而这一次,宜家打造这4个特别的样板间,将目光转向原有消费群体之外,即那些没有家,更谈不上需要买家具的人。宜家正是想通过样板间的强烈对比,呼吁有家可住的人,给予无家可归者更多的关注,让这个社会更多人可以拥有自己的“家”。
这样的宜家,你会去逛吗?
-END-
扫码下载广告门APP浏览更多案例~
网站开发网络凭借多年的网站建设经验,坚持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网络营销化”为宗旨,累计为4000多家客户提供品质建站服务,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如果您有网站建设、网站改版、域名注册、主机空间、手机网站建设、网站备案等方面的需求...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13245491521 13245491521 ,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 项目经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