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母爱有形状,大概是个捣蒜器的模样
如果用一样物品来代表妈妈的爱,你会选什么?
如果你最近路过北京朝阳大悦城,会看到新世相联合华帝用一座雕塑给出的答案。
雕塑的最上面是一位妈妈,在她脚下,是养大一个孩子需要的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洗衣机、微波炉、暖水壶、烤箱、保险单、高考准考证、洗碗手套……
它的名字叫“假如母爱有形状”。
这是一座高达5米,由62件物品,组成的雕塑。而每个物品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可能是中国第一座UGC雕塑。雕塑中的所有素材,都来自新世相的一次日常征集,但突破日常的是,这次UGC实现了全新的多维度玩法。
向千万读者发起提问后,新世相收到了3257个故事,并从中筛选出了来自全国12座城市的62个。然后策划团队跨越16000多公里,采访了这些故事背后的真实母亲,母爱的代表物运回北京,完成了这个雕塑。
除了像饺子这种难以保存的物品之外,雕塑中展出大多是在原物品上涂了真石漆,以最真实的原貌展出日常里母爱的样子。
这是雕塑背后来自12位母亲的纪录片:
这座雕塑的创意灵感来自2018年西班牙组织Asociación Cultural Octubre曾巡展过的一件装置艺术作品——《母亲的纪念碑》。艺术家将所有家庭里常见的家具物品承载在一位佝偻着的母亲形象上,以此来展现女性应得到尊重和爱护。
新世相从Asociación Cultural Octubre获得了灵感来源的授权,创作了中国版的“假如母爱有形状”。不过与原著的立意不同,“假如母爱有形状”希望通过溯源普通人记忆中的母爱物件,展现爱的温暖日常。
它们征集到的故事大多都很日常,却让人心头一暖。
如雕塑中的捣蒜器,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
“因为小时候家里还没有榨汁机,自己嚷着要喝超市里五毛一瓶的果味汽水。
我妈就用捣蒜器给我把草莓捣烂了,然后加上凉白开的水,装到塑料瓶里。
所以小时候喝的果汁,总是有一股大蒜味。”
还有一位读者说,
“我经常痛经,来姨妈时必须吃止痛药。因为一整板携带不便,妈妈曾把药一粒或者两粒剪下来放在她包里。有一次问起为什么剪得这么不规则,妈妈说怕药板的棱角刮破手指,所以把尖的部分都剪成圆圆的了。”
这里的妈妈不是完美的,奉献一切的妈妈,但正是这样“普通”的母爱故事,更能激发普通人的共鸣感和参与感。
内容营销的本质,就是把营销做成一个有公众讨论价值的议题。而这个活动把抽象宏大的母爱进行了具像化,生活化,故事化。
正是因为这个活动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活动的发起方还有中国妇女报和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让活动具备更广泛的号召力。
而呼吁人们重新理解母亲,也与华帝厨电的品牌调性很契合。
作为一个服务于新时代女性的智能厨电品牌,“帮妈妈们减负,从厨房中解放出来”是华帝的品牌理念。
解放双手后,妈妈就可以轻松回归鸡毛掸子了:)
推荐阅读
人人都献出一点母爱,世界将变得…很奇怪
“祝那个愿意为我杀人的母亲,节日快乐!”
妈,今晚我们一起看片儿 | 影单
阅读原文
网站开发网络凭借多年的网站建设经验,坚持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网络营销化”为宗旨,累计为4000多家客户提供品质建站服务,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如果您有网站建设、网站改版、域名注册、主机空间、手机网站建设、网站备案等方面的需求...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13245491521 13245491521 ,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 项目经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