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Nano Prime,开启轻量级电影镜头新篇章
说到高端电影镜头,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品牌就是蔡司。
从经典的 Super Speed 系列,到大名鼎鼎的Ultra Prime、Master Prime、Master Anamorphic,再到最顶级的Supreme Prime、Supreme Prime Radiance,以及广泛流行的Compact Prime 系列镜头,蔡司镜头在不同领域的影视摄影师心中都享有特殊的地位。
前不久,这家百年光学大厂又“上新”了,发布了Nano Prime系列电影镜头。这次蔡司又将给行业带来哪些惊喜?
小巧的镜身,良好的制作工艺
在当下,设备的轻量化已经不是行业趋势,而是结果。不管是数字摄影机还是移动拍摄的辅助设备,都有了兼顾轻量化和高性能的选择。
针对这一全新格局,百年蔡司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设计后,在 2024 年交出了自己全新的“答卷”—— Nano Prime,面向新时代的轻量级全画幅电影镜头。它焦段齐全、体积小巧、卡口可灵活更换,全线拥有 T1.5 超大光孔的同时,还能保持蔡司高端电影镜头的优异光学素质。
在体验过蔡司Nano Prime之后,著名导演、摄影指导,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荣誉会长穆德远教授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于蔡司以及蔡司Nano Prime的喜爱。「在体验之后,我认为蔡司Nano Prime镜头的品质完全达到了优秀电影镜头的标准,但它又有极其亲民的价格,我认为高品质电影镜头已经进入亲民时代。」
著名导演、摄影指导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荣誉会长穆德远
我们来看下,在“优秀电影镜头的标准”下,蔡司都做到了什么。6支Nano Prime镜头分别为18mm、24mm、35mm、50mm、75mm和100mm,焦段覆盖完整,使其能够胜任各种题材的拍摄需求。最大光圈为T1.5,这对于镜头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即使是18mm或24mm的广角镜头,在极近的对焦距离配合T1.5大光圈也能很好地将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此外,Nano Prime继承了CP.3的设计特点,采用12片光圈叶片,前端口径为95mm,滤镜螺纹为86mm。对焦环和光圈环位置统一,转动非常顺畅,对焦行程为280°(常见为270°),光圈行程为90°。在机身设计上,Nano Prime采用了标准电影镜身设计,0.8模数齿轮,卡口可更换。蔡司的IMS(互换式卡口系统)具备用户自行垫片调节后焦的能力,即使在一些卡口工艺公差相对不稳定的入门级摄影机上也能保证刻度准确。
小巧的镜身、E卡口的设计、良好的制作工艺,蔡司Nano Prime充分利用了轻量化摄像机追求“方便拍摄”的特性,几乎可以说蔡司Nano Prime充分满足了低预算而又想追求高质量影像团队的需求。
这也是摄影指导席冰老师测试使用蔡司Nano Prime镜头后的最大感受。「Nano Prime这种小巧精致的设计方案,会给很多中、小类型的电影制作提供一个很好的技术和艺术上的品控支持,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方式更加多样化,让可能性更多一些。」这位横跨广告和电影制作的两栖创作者,深知标准品控以及创作多样化的宝贵。标准的品控可以确保影片的整体视觉质量,而工作方式的多样化,就是对创作的松绑。
摄影指导席冰
风格统一,具备卓越的光学性能
在测试Nano Prime之后,摄影指导席冰老师反复强调:「蔡司NP的风格非常统一、连贯,它的中心焦点的锐利和焦外的柔和程度非常舒适,不张扬,给我一种优雅感。」
蔡司以其卓越的光学性能而闻名,Nano Prime在处理散景、清晰度、对焦呼吸和色差方面表现非常出色,并且统一。这也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副教授袁佳平老师特别喜欢Nano Prime的一点。袁佳平老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电影技术与艺术,拍摄设备的优缺点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数字摄影机宽容度的进步对镜头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镜头在更高宽容度的摄影机使用下会出现杂散光的情况,而Nano Prime炫光控制非常干净,这点特别好。」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副教授袁佳平
蔡司通过非球面镜片和特殊镀膜技术优化散景效果,减少了光学像差,使得焦外成像更加平滑、自然。无论是在人像摄影中创造柔和的背景虚化,还是在微距摄影中突显主体,Nano Prime镜头都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散景表现。而过精密的光学工程和结构设计,Nano Prime将对焦呼吸控制在最低限度。这使得在进行视频拍摄时,画面保持稳定一致,不会因为对焦调整而引起明显的视角变化,从而提高了视频作品的专业性和视觉连贯性。
在清晰度、色差的控制上,蔡司Nano Prime镜头也表现得无可挑剔。无论是在广角还是长焦端,无论是在画面的中心还是边缘,Nano Prime镜头都能保证出色的清晰度,确保图像的纯净以及色彩的精确再现。其实Nano Prime的画面风格很容易让人想起题材适应力强、细腻入微锐度表现的蔡司高端系列Supreme Prime。换一个角度来讲,当主力镜头选用蔡司SP时,Nano Prime 将会是拍摄中B机、C机非常理想的选择。
Nano Prime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介绍的一点,它支持蔡司独家镜头数据系统ZEISS eXtended Data,通过镜头卡口上集成的电子接口,Nano Prime 将可以把镜头类型、焦距、焦点、光圈等信息的元数据实时传送到相机,同时还可恢复丢失的元数据。这就意味着,只要你的剪辑平台或调色系统支持蔡司的插件,可以识别这些特征数据,只需一键就能校正上述成像问题,极大减轻了后期工作的负担。
Nano Prime给创作带来更多选择
影像创作的最高境界本来就应该“行云流水”,但其实每一帧画面背后都有着满满的技术含量。
对于预算有限的中小型制作团队来说,成本是关键因素。Nano Prime镜头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有着更高的性价比,使得更多独立电影制作人和小型制作团队能够负担得起专业级别的拍摄设备,从而在有限预算内实现高质量影片制作。Nano Prime以其小巧机身和大光圈设计,为中小型制作团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这不仅体现在其高质量的光学性能和经济效益上,还在于其便携性、灵活性以及对创意表达的强大支持。
不管是狭小的室内空间还是广阔的户外场景,中小型制作团队往往需要在各种环境中拍摄。Nano Prime镜头的小巧设计极大提升了拍摄的便携性和灵活性。轻便设备意味着制作团队可以更轻松地进行移动拍摄,无需携带大量笨重器材。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拍摄过程中的体力消耗,使团队可以更加专注于创意和内容本身。
配合蔡司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加持,在各种拍摄条件下都能提供一致的高质量图像输出,确保影片的整体视觉质量。这对于资源有限的小型制作团队尤为重要,他们需要在每一个拍摄环节中都保持高标准,以实现成片的最终效果。
摄影指导董劲松
「Nano Prime提供了更多创作选择,能带来品质上的保证。」在详细了解和体验Nano Prime镜头之后,著名摄影指导董劲松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董劲松老师在艺术电影和类型片创作上深耕多年,《三大队》《白日焰火》《地球最后的夜晚》《南方车站的聚会》《我11》都出自他之手。如何在解放创作的同时,又要保证品质,这是董老师在挑选器材时最为注重的。在使用蔡司 Supreme Prime Radiance拍完电影《三大队》之后,他喜欢上了蔡司的影像魅力与品质,所以他直言Nano Prime已经是他的下一部创作中的理想镜头。
艺术、技术和商业是推动影视行业发展的三驾马车,技术是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技术是为创意产出服务的。
蔡司,这个拥有世界最尖端的光学技术的公司,一直以来都是电影制作过程中重要的一份子。为创作者提供优质服务与体验,满足他们的创作需求,是蔡司的追求。正是本着这份初心,我们见证了蔡司镜头的发展与电影史保持着相同的轨迹。随着Nano Prime的推出,也期待创作者们能够用新的技术,书写出新的历史篇章。
-完-
详细了解蔡司产品,请咨询:
网站开发网络凭借多年的网站建设经验,坚持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网络营销化”为宗旨,累计为4000多家客户提供品质建站服务,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如果您有网站建设、网站改版、域名注册、主机空间、手机网站建设、网站备案等方面的需求...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13245491521 13245491521 ,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 项目经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