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海信×野菩萨,关于AI广告的十个问题
假设:你是海信市场部一名创意策划。作为2025世俱杯全球官方合作伙伴,海信今年营销布局的一大重点,就是6月开幕的这场顶级赛事。
在开幕前两个月,你接到海信AI工作室的一个需求,为他们用AI创作生成的一首歌曲配上MV,用于后续世俱杯开幕预热传播。
海信世俱杯传播主题曲《Own the Moment》
歌曲是激昂的。听着这首歌,《权利的游戏》、《魔兽世界》、部落战争、罗马斗兽场……在你的脑子里疯狂闪回。你有了一个Big Idea:
将球星们划归各个历史阵营,整个史诗级球赛大场面。
回到现实世界。时间是紧迫的、球星是拍不了的、制作预算是不到预期一半的。
你将如何完成这次传播?AIGC的火花一闪,你找到了头部创作者野菩萨共创。
于是——在距离开幕式21天的时候,这条AI MV出街了。
《Own the Moment》
随后,AI的潘多拉魔盒打开,这一工具的高产高效和高性价比极大地吸引了你和同事。
于是又有了——
用一个超现实故事讲空调卖点的《会飞的床》;
在世俱杯开幕式前夜,结合父亲节节点做的《世界第一好的看球搭子》;
在绿茵场上种草新风空调的《FLOURISHING》。
四条AIGC广告接连出街。
数英就是在这时,关注到了这一系列AI广告。它们由海信与野菩萨创作,在世俱杯期间上线,成为海信重大体育赛事传播中的一块拼图。
案例挺多样、内容挺有趣、甲方挺大胆。我们关于AI内容商业化的那些好奇再也压不住。
于是,数英联系到本次内容的制片总负责人、海信中国区品牌与营销部资深创意策划经理蓝大雨,与本次内容的制作方负责人、AIGC头部玩家野菩萨。从项目执行的细枝末节,讲到AIGC内容商业化的未来前景。
十问AI广告。以下是他们来自业务一线的观察。
Q1:
品牌为什么要做AI广告?
直接联想到的答案,当然是「降本增效」。
从开篇的假设也不难看出,在这种时间与成本被极致压缩的前提下,不想把作品妥协到“小制作”场景中的品牌主们,只能靠AI剑走偏锋。
从海信实际的AI尝试来看,时间只用了三周,成本也只是传统方式的1/5。
如果同样的时间和预算,注定只能成一条平庸的广告作品,那何不试下AI,至少还有形式上的传播加成。
没错,AIGC广告自带的高话题度,也成为品牌主选择AI的一个关键因素。海信将其概括为「内容的自传播力」。
蓝大雨:
近两年我有一个感觉,大公司做内容很容易做到一个圈里,自嗨。内部的人觉得很好,但没有自传播力、没有讨论度、内容本身也没什么意思。
我觉得内容有意思是最重要的。在做内容之前就要能够说服自己,不管是通过创意、还是技术手段的突破。先说服自己、才能说服观众、才好去想传播。
现在流量也越来越贵。以前一个作品出来,还能通过自传播性,小范围地破圈,但现在我们发现,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和传播路径,都没法得到很好的传播结果。
从这个角度看,AI是一个路子。我们想的就是怎么利用AI的优势,让内容更好玩,也让它有一定的自传播力,减少传播成本。以前的制作:传播可能是1:3、1:4;那我们期待的是,AI内容能不能做到1:2甚至是1:1。
AI是时代情绪热词,本就自带话题度。
根据澎湃《2024年人工智能新媒体内容传播力洞察报告》统计,2024上半年平均每天都有一条AI相关热搜,围绕AI已经产生了海量的内容,聚集起百亿级的注意力投入。
从传播路径来看,像野菩萨这样的AI头部玩家,同时也具备渠道效应。在制作之外,也为品牌的渠道传播赋能,给甲方带来集内容制作与垂直圈层传播于一体的合作体验。
《Own The Moment》在野菩萨社交平台发布后,引发高质量圈层互动
可以说,相比传统广告,AI这一形式为内容加上了聚光灯。让品牌内容,有了被好奇技术发展的大众,看见的机会。
每一条AIGC广告的出街,都是AI能力跃进的注脚。
被FOMO情绪裹挟的大众,总要来看看时代发展到哪了。这就是AI内容的自传播力。
Q2:
什么样的广告AI可以做,什么样的不能做?
四条不同策略需求、不同风格类型的项目落地,也让海信与野菩萨探到了一些AIGC内容的能力边界。
AI的强项在于对客观物理限制的高效突破,令创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出形式限制,用有限资源实现超预期的场景。以往制片工业中越是重投入、重后期的内容,就越能用AI出效果。
例如,让床在街道上飞、让草从体育场顶上长出来的超现实主义风格;
又如,让品牌AI智能角色IP哈利融入球星、外星机器人对垒,从制作流程上大大减少其从模型建设、骨骼绑定到贴图渲染等传统三维动画制作步骤的动画风格。
但目前AIGC内容的弱点也很明显。相比于真人表演,还是缺了点感情。一些细腻的情感表达、长篇的故事叙述很难出效果,在剧情向TVC生成中表现比较刻板。
蓝大雨:
我们现在也还在探索这其中的度。如果把场面做的很小,那AI其实没有实拍来的自然和方便。那做这种人物情感向的、故事情节向的,还要不要用AI来解决。
或许需要找到一个讨巧的形式,既能让AI去解决实拍很难做到的场景,也让人物、情节各方面更真实。
当然,业界也有人在尝试更融合的做法,将AI与实拍结合、与动效捕捉结合。在这样的情景中,AI只是一种让广告后期制作更高效的工具手段罢了。
Q3:
海量AIGC工具,创作者怎么用?
我们结合野菩萨团队的创作实践,将市面上常用的AIGC大模型特点、用法,总结如下:
数英制图
Q4:
如何划定预算与制作周期,AI真的降本了吗?
▌从制作方的投入来看:单条视频的制作成本受到风格、节奏等不同内容类型的影响,但整体还算可控。团队一般会用执行预算的5%来购买算力,算力投入基本在数千元到万元这个量级。
在百模竞争打价格战的当下,视频模型生成价格也还算合理。一般来说,一条10秒钟长度的视频生成,花费的算力成本在5-10元左右;而因为野菩萨团队“开放世界观”“大力出奇迹”的创作方式,镜头的用废比在5:1到1:1,每条视频会有30%-50%的弃用镜头。另外,一首TVC配乐的制作,算力成本大概也才30多元。
对比传统TVC一开工就是二三十万/天的投入来看,AI确实是超级生产力,直接将成本拉低了好几个量级。
▌从品牌方的投入来看:海信世俱杯传播期间,AI内容投入仅占10%-15%。目前整体产出了4支TVC,既包括品牌向的传播、也有了产品向的输出。另外还有其他项目在推进中。
从投入产出来看,也还算一门好生意。
▌在团队规模方面:制作方这边单个项目执行涉及3-4人:导演主创、视觉设计师、动态生成师、Account;
品牌方那边基本上就是2-3人:一人负责主线内容,另外一人负责对产品接入。
▌从制作周期来看:4条TVC内容,基本都是在2-3周左右制作完成。
文字脚本半天产出;中间沟通调整、产出关键帧;关键帧确定下下来之后,四五天就有视频呈现产出。
AI速度着实惊人。
Q5:
一条2分钟的AIGC广告是怎么诞生的?
▌收到Brief,评估难度有趣的是,这个项目在最初其实并无一个确定的Brief。它更多只是甲方蓝大雨脑子里的一个构想,是一组关键词:
权利的游戏、球星、部落、龙、罗马斗兽场
接到需求开始,野菩萨会先评估一下这个能不能用AI做、适不适合用AI做。
例如涉及到多国阵营、明星面孔、音乐和画面的配合,还需要球衣、国旗等关键元素的无损植入。“有一些难点,但基本都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于是接下了这个项目。”野菩萨说。
▌与客户商定细节,与AI共创文字脚本之后就是跟客户确定视觉风格、影调等具体画面方向。
在这一步,双方会找到一些具体的图片参考。史诗感的影调、写实的画风。经过一轮共创,双方将故事主线、视觉方向框定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
主线确定,AI进场。
野菩萨:
写脚本的时候,我会让AI帮我去了解各个国家的历史时期、《权利的游戏》背景中的相关兵种……一些详细设定。在AI的帮助下,我们就很快能了解到罗马的百夫长军制、鹰旗、阿根廷/拉美的阿兹特克文明等,这样的一些专业历史名词,再根据这些专业名词深入去做一些设定。
让AI帮忙一起脑暴,产出过程是非常高效的,基本上一下午就能完成。
之后,野菩萨会在AI的产物中加点诗意:
到确认文字脚本这里又是一道坎。
AI诗意与纪实文学在脚本中拉扯,脑补能力得跟AI一样飞才行。
野菩萨:
这要求甲方是一个平衡能力、想象能力很高的人,要能对文字脚本产生想象。
有的甲方会觉得“你的文字脚本我也看不太懂”,“先出吧”。结果出来之后发现不是他要的东西,他想要的是什么什么。这样反复在图片上试错,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我们会倾向于跟客户都先过一个文字脚本,也会用很多参考图片、辅助文字脚本来确定故事主线、视觉风格。
▌AI文生图,产出关键帧这也是AIGC内容制作与传统TVC拍摄很不一样的地方。AIGC广告是没有分镜的,分镜这个功能由关键帧取代了。而关键帧其实也已经是视频的一部分产物了。
使用Midjourney文生图产出关键帧之后,野菩萨团队对图片进一步修饰调整。使用即梦、Stable Diffusion等二期修改,在必要时链入LoRA,将人物面孔、旗帜等关键细节固定下来。
《Own the Moment》部分关键帧
《世界第一好的看球搭子》中,
主要角色哈利和爸爸使用了海信品牌方提供的固定LoRA,保证了角色的一致性。
根据视频剪辑节奏的不同,前期生成的关键帧量也有差异。
例如,时长38秒的《会飞的床》,大概是20-25个关键帧;时长2分22秒的《Own the Moment》则一共生成了95个关键帧。
▌AI图生视频客户确定关键帧后,动效师开始接管后续图生视频的活。AI创作进入玄学阶段。
「AI视频一致性」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被诟病。归根结底,现在AI生成视频还是不够稳定。相比于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的方法已经算是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一致性的问题。但做动态生成这件事,还是很靠“手感”。
好的动态生成师,更懂AI语言、更能摸清各个AI视频生成工具的脾气。因此也更能将视频生成的失败比例控制在一个较低范围。
数英:举例来说,图生视频的时候具体会涉及到哪些维度的输入,可以让视频生成的成功率更高一些?
野菩萨:
维度很多。基本会包括一些镜头运动的专业名词:镜头前推、dolly、zoom in/zoom out之类比较简单的专业词汇,更专业的AI大模型也没训练过;再加上一些大白话:对象描述、场景描述、发生什么事情……
甚至有时候,还会有一些玄学词汇。之前我们动效师说他在提示词前面写“求求你了,出个对的视频吧!”结果就真的出来了哈哈。当然这个没什么科学依据。
也不能全靠玄学,大部分时候除了动效师的个人sense,就是靠大力出奇迹了。
据野菩萨介绍,每个关键帧基本会生成3-4个视频供挑选;
随着视频生成AI的能力不断进阶,偶尔甚至会试试蛛网式推演,“一图生世界”,让AI自己完善出一个世界观来,再从其中挑选、截取合适的片段。
有时候惊喜就来自这些出格的瞬间里。
▌AI做配乐从创作习惯上说,配乐算得上是野菩萨做AI视频的一条暗线,也关系到后续的剪辑节奏。
野菩萨:
用AI做TVC配乐,我喜欢用的一般是有这几种方式:
一种是老歌翻新,Suno中叫“Cover功能”。你给它一个曲子,它可以提取核心的人声旋律,你可以选择风格化改变。比如说改成Future Bass风格、改成Trip-Hop风格,然后配上歌词,给你做出来。
另一种就是大力抽卡,给它提供歌词、选择你想要的风格,其他全由AI发挥。多生成几次总会出一个好的。
第三种,你也可以根据一段喜爱的旋律去延伸,让AI帮你把歌接下去,一段一段来出。把自己满意的部分拼起来,再喂回给AI继续做。
在实际给TVC配乐时,我有时也会用同一首歌让AI变出不同风格,配合剧情的推进。
比如说《世界第一好的看球搭子》,配乐其实有各种风格感受的变化。机器人刚出场时一个黑暗但酷炫的感觉、机器人围上来是一个很压抑的感觉……十几个风格版本最后剪辑在一起,因为整个调式、拍子是不变的,所以也会更流畅。
▌剪辑拼接再之后,就是顺着音乐的感觉来进行素材剪辑拼接,最终成片。
严格来说,剪辑过程是和前面的动态生成、配乐生成交织在一起的。音乐不行改音乐,镜头少了补镜头。
AIGC内容的快速便捷给后期留出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只要保证故事主线是不变的,其他都可以反复尝试调整。
在做《世界第一好的看球搭子》时,野菩萨就因为配乐磨了很久。每次配乐调整都涉及新的剪辑节奏,要一边重剪视频、一边生成补上合适镜头。
听起来很让人头秃,但配合AI效率,整个过程快到了一天迭代一版的程度。三天做出了三支片子的效果,最终交出了一份最满意的成果。
Q6:
AIGC内容,在哪传播?
今年3月,澎湃曾做过一次《2025年人工智能公众态度追逐调查》。调查显示,95.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了解AI,近九成受访者认为AI有助于自己。其中,认为AI提供了“更丰富或新颖的娱乐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人群占到了45.2%。
公众对AI内容态度开始有了良性转向。这也与野菩萨的个人观察相符:“前两年品牌方对用AI做广告这件事还是比较谨慎,因为总有一些‘AI警察’因为一个品牌做了AI内容就去声讨它。今年突然消失了,可能是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社会学家埃弗雷特 · 罗杰斯在研究创新扩散理论时,把人群划分成了五类: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和落后者。
相对应的,品牌也是在锚定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众来做逐步扩圈传播。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都有相应的AI社群、AI内容创作者在崛起。拉得这些垂直圈层的好感,才会有进一步传播的势能。
海信品牌方想得很明白:“在垂直圈层里,大家会看得懂这个东西背后的技术难度、觉得挺牛;但要是贸然出圈到更大众化传播的语境里,大众可能是没有这个感知的。”
得益于现阶段头部AI内容创作者,基本上是集创作能力与渠道能力于一体的。其个人账号,便成了垂直圈层传播、建立品牌好感的第一步。
Q7:
AI会取代实拍吗?
海信品牌方蓝大雨认为:AI与实拍并非会互相取代,而可以是互补关系。
归根结底,即便大众对AI内容的新鲜感会很快退逝,但对好内容的追求一直都有。AI作为一种工具,可以辅助人类执行,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广告内容核心还是创意,是人类的手选择去握哪种工具。
目前的AIGC在个别镜头产出上,当然有能力边界:表演、跳舞、踢球等场景,都是AI的弱项;
实拍的能力边界则在于历史玄幻、超现实场景,以及更多打破想象力边界的新花样。
创意者要做的是取长补短,弥合AI与实拍的边界,找到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平衡。
Q8:
品牌们正在做什么样的AI广告?
蓝大雨:
海信一直以来都有AI广告的一些尝试。之前更多是在社交媒体运营环节中,在抖音去尝试一些平台向的AI热点。
也会在特殊的节日节点,用AI快速去做海报类内容,既快、也比较出结果。
将视野拉大到全行业,除了海信之外,也有更多品牌在探向AI广告:
vivo用AI做数字人,送S-Girl原地出道:
联想将AIGC广告做成品牌系列日常,从今年1月20日起,#联想AI影业已出品16集,日常AI内容更新也已经积累到71条。AI广告已经成为联想用户沟通的重要品牌印象。
还有一些平台侧的技术赋能。例如今年抖音电商618,使用即梦AI生成好东西海报。原来平平无奇的商品瞬间变动感,直接拉动电商销售。
翻车案例当然也有,去年的可口可乐圣诞广告,就被骂的不轻。
数英网友辣评
▼扫码查看项目详情
但总归是越来越好了。
海信早早入局试水,也是因为坚定地认为,AI已是不可逆的发展大趋势。
蓝大雨:
前两天同事间还在交流。对于我们这帮做传统视频内容、做影视内容出身的人来说,AI有可能是我们这辈子遇到的最后一个比较大的机遇了。
借助AI,我们可以把自己之前一些不确定的东西,能够比较高效且便宜地去呈现出来。随着技术的发展,AI还将越来越快、越来越稳定。明年我们再来讨论这件事,可能就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了,会有更多创作分享。大家把AI这个工具用得越来越熟。
某种角度来讲,AI技术也推动了创意平权。它能让更多对视频创作有兴趣的人,在这个领域收获自己的一份价值。同时也会有更高追求的一部分人向前去引领、去让更多可能性实现。
从公司角度讲,必须要跟上,让自己在AI浪潮里不掉队。对于个人创作者,这个工具也必须要掌握。
Q9:
AIGC内容商业化,走到哪一步了?
野菩萨:
影视广告这块,基本上就是传统广告公司向AI转型的这波人在做。各有各的进展,没有形成行业统一的标准,大多属于机缘巧合。我们也是在慢慢证明自己、慢慢提价的过程中。
【作为参考,野菩萨的小红书视频报价为15w(约1分钟)】
当然也有做的比较好的,视丘道VST最近给vivo做的那一条虚拟偶像《Color My Life》,我听说包含策略、创意和执行的报价是200万;
土豆人也是一直在上探这个行业的价格天花板,“2万1秒”这样的定价。
除了影视广告,有两个赛道格外亮眼。
▌一是AI短剧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0亿,预计2027年将超过1000亿。
AIGC,在其中分到一杯羹。
前段时间刚上线的全球首部AIGC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由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异类Outliers团队制作。以7个单元剧、180分钟的总故事片长,突破消费级AI内容的上限,在北影节首映后,被观众冠以「AIGC版爱死机」的美名。
据娱乐观察媒体“毒眸”统计,仅在2025年2月,即有4部AI短剧接连上线:
抖音九五二七剧场上线了首部AIGC动画短剧《无名特攻队》;
红果短剧APP上线首部工业级AI短剧《玄幻:从拉二胡开始》;
随后,首部AI付费短剧《兴安岭诡事》在风芒APP、抖音原生端、B站同时上线;
周鸿祎出演的首部AI短剧《红衣大叔用AI带我穿越》上线抖音,掀起热议。
其中,《兴安岭诡事》不仅解决了画面不一致、动作不连贯等AI视频早期硬伤,还试水付费模式。在抖音原生端账号,解锁后六集需花费五至九元不等的价格,斩获超五千万播放量。
▌二是AI×文旅AIGC文旅宣传片在2024年成为新潮流,各地各城市都在发力。
近期热门话题#苏超,也有海量AIGC视频内容加入。画面不见得多精美、内容不见得多复杂,就是热点跟得快、造梗造得好。有趣的AIGC内容为苏超热度再添好几把火。
还有不少地方文旅,将AI的强大信息检索能力结合到文旅传播,推出定制版AI智能体,为到访游客规划行程、智能导游。
贵州的黄小西、杭州的杭小忆、上海的沪小游……均已上线。
Q10:
未来,品牌应当如何布局AIGC内容?
从内容创作的角度讲,“去掉AI味”或许正成为新的标准。当用户对「AIGC内容」这一噱头日益脱敏,AI退回到工具的位置。就连AIGC工具,都打出“拒绝AI味”的slogan。
用户在呼唤有更人性、更“去AI味”的广告出来,品牌就更应该对AI祛魅。
不要为AI而AI,用创意的标准来评价内容的好坏。
在能力布局的角度,相比于重量级的战略布局,牵手头部玩家或许是个好选择。蓝大雨:
目前海信有内部的AI工作室,但它做的方向和我们探索的AIGC内容还不太一样,很大部分是应用到流程中,通过AI提升管理效率。创意内容这方面还不太能够用AI去批量做。
我们对自己内部人的要求就是脑子里要有这根弦,要能从功能层面去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工具、能做到什么样的内容。至于AIGC内容创作,我们还是觉得专业的事就应该由专业的人来干,去找到行业前沿的玩家们合作。
一方面是AI大模型现在的能力更新太快了,要做到影视级的AI内容,是有一定能力门槛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市面上的AI头部玩家,都在往不同的方向探索。有些工作室擅长真人实拍效果、有些更实验性。还是挺百花齐放的。
我们就保持住对AI内容的敏感。
看到好东西了,想想怎么能将品牌与这些内容进行商业化结合,这样就挺好的
采访:Ruonan、Vera
撰文:Vera
【往期回顾】1.官宣|2025数英奖正式启动,乘“信”而行
2.商战升级?淘宝闪购有的是力气和手段3.2025上半年年度特色专栏TOP 10,直击行业前沿4.「营销看点」6月精彩案例复盘,给你好看!5.2025上半年数英认证作者文章TOP 50百万广告营销人,都用数英更多行业信息,点击“阅读原文”
↓↓
阅读原文
网站开发网络凭借多年的网站建设经验,坚持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网络营销化”为宗旨,累计为4000多家客户提供品质建站服务,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如果您有网站建设、网站改版、域名注册、主机空间、手机网站建设、网站备案等方面的需求...
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13245491521 13245491521 ,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 项目经理在线